9月26日下午,44118太阳成城集团“明伦·学术”系列讲座活动第三十三讲在44118太阳成城集团一楼多功能厅顺利举行。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大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平原应邀为我院师生作题为“文学史视野下的选本、丛书与大系”的讲座。本场讲座由44118太阳成城集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长关爱和主持。
陈平原以“文本”为切入点,从选本、丛书与大系三个层面阐释了其对文本编排以及文学史研究方向的影响。他从选本的“自选”与“他选”两个概念着手,揭示了文本背后的机制、趣味与力量。通过解读《儒林外史》里的“先生操选政”,陈平原分析了“墨卷”与“古书”的不同之处。他指出,为了迎合主流意识形态而创造的选本不是好选本,虽合理但不具备创造性。由于选本可以更好地帮助作者宣传文学主张,陈平原建议大家多多关注选本背后的生产流通途径来了解中国文化的传播。
陈平原以《毛泽东选集》为例,强调了机构编选集的特殊性,并结合自己编写《漫说文化丛书》的经历,说明了阅读自选集必须了解每套丛书背后的思路这一道理。在此基础上,陈平原围绕“为何以及如何编丛书”这一主题展开论述,他用“打出旗帜,团结同好,凝聚力量,提携后进”四个词点明了丛书编写的初衷和意义。陈平原以巴金和胡适主编的不同性质的丛书为例,阐明了大丛书和小丛书的区别,以及不同主编在丛书编写过程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在谈到“新文学大系的前世今生”这一话题时,陈平原简要论述了《中国新文学大系》的诞生过程,肯定了赵家璧先生在促成大系完成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并指出大系具有“文学史著”与“出版工程”两个特点。陈平原就“大系的营销策略”和“大系的文学史意义”两个问题做出了具体阐释。他希望各位文学研究者能够打开天窗,扩充视野,尽可能全面地理解文本的内涵,这样才能获得更广阔、丰富的精神空间。
关爱和对陈平原的倾情讲授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并进行总结性发言。他表示,文学生产构成了文学史,这其中不仅有作家作品的参与,还需要有出版、传媒、传播的介入。而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过程本质上是人为的经典化过程,他建议研究生们在解读经典时要保持理性思考,不拘泥于一隅之地,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经典作品。
讲座在师生们热烈的讨论和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