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初秋,爸爸送我上大学,妈妈的心终于放下。
我上的是中文系新设的专业:广播电视文学。不像现在遍地的播音主持和编导专业,那个年代专门培养播音主持和广电编导的高等学府,全国只有三所:北广(现中国传媒大学)、浙广(现浙江传媒学院),还有一个就是河南大学。
高三之前,我从未听说过这个专业,更未想过将来会到电视台做主持人。
一心念着的是中戏的戏文系,文学的梦想在作文课上一点点滋长,被老师读过几篇习作,在小城的报纸上发表过几篇小豆腐块后,便梦想着成为作家或编剧,1993年《霸王别姬》上映,连看三遍,朝圣一般。
为考中戏,我敲开市文化局局长杜萍办公室的门,她是我所知的许昌唯一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人,杜老师给我拿出一摞她收藏的剧本和教材,让我带回细看。现在想来真是初生牛犊,却也怀念少年时的那股真气和执念。
帮助过我的人,不只杜萍老师。我在图书馆翻到一本《电影创作》杂志,看过几期后,居然起念要给杂志社写信,在一排编辑的名单中选中“陈澈”的名字,没想到很快收到回信,“陈澈”称呼我为“小朋友”,落款是“陈爷爷”。信纸是半透明的,左上方印着四个绿色大字:电影创作,信纸下方还有一行绿色的小字,印着刊号、编辑部地址等。陈爷爷彼时已近古稀之年,第一封回信就足足写了四页纸,笔迹工整有力,信中有对我的鼓励,有对报考中戏的建议,还举例他的一双儿女,一个从医一个从教,他都非常赞同和为傲。书信往来一年多,我们成了忘年交。他说他对读者的来信从来都有信必回,绝不置之不理,多年后,因为在媒体工作,我也时常收到观众的来信和来电,有自告奋勇当演员的,有身处困境寻求帮助的,也有倾诉隐秘心事的,我也都一一回复或接听,但我仍旧做不到陈爷爷的认真和仔细,他的信我一封封完好保留着,也保留着人世间的温暖和善良。有时候会让女儿读一读,她唏嘘感慨良久,人世间最宝贵的就是不计回报、毫无功利地彼此照亮,这种善良和温暖值得一代代传递。
陈澈爷爷的来信
有同学帮我取回传达室《电影创作》的信,总带着神秘和好奇:你将来要当大导演?
我没有当大导演,只是顺着自己的命运往前走,笃定又茫然。
高三那年,一位在教委工作的伯伯来我家串门,临走时突然想到一件事,从兜里掏出一张河南大学的招生简章,对我爸妈说:“可以让孩子试试!”
就这样,在复试时间冲突的情况下,我最终放弃了中戏的面试,选择了河大的面试。阴差阳错间,总有种隐隐的背叛,就像和黛玉谈了很久的恋爱,却突然和宝钗结了婚。
相较于面对纸笔,面对镜头和聚光灯的我总有一种惶恐和不适。
九五广电班有42个学生,专业课的老师有李晓华、强海峰、张政法和李水仙。和播音主持相关的专业课多以小班上课,我和任鲁豫、陈鑫、韩冰、韩一冰在李晓华老师的小课组。任鲁豫各方面条件本来就是最好的,怎奈人家越优秀还越努力,每天早上的练声数他坚持得最好,许多年后,他已是“央视一哥”,但依然坚持练声,坚持不断学习精进,正所谓天道酬勤!陈鑫的专业好,脑子里总有新奇的想法,后来去了央视,考了博士,还兼职中传的教学。韩冰刚来时还有点婴儿肥,但临近毕业时,镜头前的她让人委实惊艳,干练成熟,竟是脱胎换骨般,她去了陕西电视台,不到十年的时间就拿到了我们班的第一个“金话筒”。韩一冰很有艺术细胞,在班上特别活跃,每次演出都少不了她的精彩节目,模仿宋丹丹,惟妙惟肖。
毕业合影照片
班上的很多同学都值得表上一表,写成一本书,人人都是一部小传,我和同寝室的维琳交往最多,她刚来的时候,牙齿不齐还漏风,去做了矫正,但专业上是极严谨刻苦的,喜欢吃砀山梨,说对嗓子好,我们经常结伴到南门外买梨,开封的饮食好吃,梨子个头也大,水灵灵的大个儿砀山梨,我们一人一个咔咔吃完,然后相视而笑,发誓永不分“梨”。维琳是个乐观派,无论面对什么都风轻云淡,英语课上,遇到老师提问她又不会的,仍旧站起身来,说出一句字正腔圆、底气十足又流利标准的英伦腔:“sorry,teacher,I don't know!”
1996年 河大校园(左为高歌,右为王维琳)
多年后,她在浙江之声,我在河南电视台,分别在2012和2016年拿到了我们班上第二个和第三个金话筒,金话筒是播音主持界的最高奖,也是对一个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认可,而这个奖的意义,在我们内心却更是一种回报,对给予我们力量的老师们和母校的一种回报!
李晓华老师长得帅,样子像达式常,眼睛很大很亮,一想到李老师首先就会想到他的眼神,有父亲般的慈爱,也有不怒自威的庄严,工作后到北广看老师,他见到我的第一句话竟是结婚太早了,也只有自己的老师才会如此直言不讳吧,那年我24岁,后来才慢慢体会了老师的话,他大概觉得我应该安安静静再读几年书吧。
毕业16年后,九五广电班同学为李晓华老师祝贺生日
(从左至右:刘莹、文静、李晓华老师、作者、高歌、王维琳,前排小童为作者女儿)
张海峰老师教我们《广电概论》和朗诵等课程,他的声音非常有魔力,我那时很迷恋译制片配音,带着耳机一遍遍陶醉在乔榛、丁建华、邱岳峰、毕克、童自荣用声音构建的文学空间里,《叶塞尼亚》、《简爱》、《基督山伯爵》、《哈姆雷特》,听得如痴如醉。大学时期表演过的一个节目,就是和同学郭煜一起配《叶塞尼亚》:“当兵的,你不等我了?你不守信用……”那种调调至今萦绕。后来,李晓华老师调到了北京广播学院,开始两地跑,我们的小课交给了张政法老师,几年后,张政法老师和李水仙老师双双考了博士,留在了中国传媒大学任教。
很多年后,有人说我们这届广电班人才辈出,我想这和中文系的背景,和身处沉稳厚重的百年老校的环境不无关系。
对于主持人来说,专业能力固然重要,但支撑专业不断迭代,不断走下去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和做人的品性和修为,这方面的素养是根基和核心,这决定了一个主持人最终能够走多远。这也是我们的老师反复强调的。
而河大和中文系赋予我们骨髓血液的正是这种最核心的根基。影视圈本是名利场,但从河大走出的主持人播音员,身上有静气、有净气,这是百年老校赋予他们的底色。在社会上工作时间越久,越能感受到周围河大人的这种气质:不慕浮华,厚积薄发。
十分庆幸在大学没有荒废时光,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除了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学习,大量的时间泡在选修课和图书馆里。最喜欢胡山林老师的文学欣赏课,听他讲意识流、卡夫卡,讲史铁生、陈映真、鲁迅、海明威……他说读书要有计划,但计划是相对的,可以乱七八糟地读,先不要盲目听从别人的结论,每个人都和别人不一样,不必强求与别人一致。
当年的笔记至今还保留着,那笔记的封面和封底是拿海报纸裁的,里面用复印纸装订成册,没想到这个“草根小本”生命力顽强,从大学一直保留至今,隔几年便会翻一翻,从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儿里总能看出点新的东西,仍似初见,仍有惊喜。
大学期间,我们寝室的八个姑娘居然没有谈恋爱的,寝室最小的女孩燕俊是编辑学专业的,不同的专业带来了更多的跨学科交流,现在想来,这是多么重要,大学期间,我们寝室和历史、美术、音乐、外语、法律、金融等专业的同学都有很多交往,和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同学的交往为我们打开了更多扇窗,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宝贵的东西,很多同学已是一生挚友。
大学时光虽短暂,却收获满满。大学期间,还有一个超级福利,就是看电影,在大礼堂看大荧幕电影,在科技馆看小屏幕电影,“小电影”横扫国内外经典影片,“大电影”优选最佳上映影片,大小电影,每周必看,一周至少两部。对电影的热爱,一直保持至今。
2007年我在省台策划并主持了一档电影文学赏析节目《晓华影吧》,这档节目让我再次和母校和44118太阳成城集团紧紧相连,节目伊始,我邀请大学室友、已在44118太阳成城集团担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师的燕俊担任特邀撰稿,44118太阳成城集团作为支持单位出现在片尾鸣谢中,44118太阳成城集团的刘景荣老师、袁若娟老师都曾作为嘉宾参与栏目录制……节目中蕴含的文学元素和浓厚的文化气息,使它在众多栏目中脱颖而出,获得极高的美誉度,收视率也长期保持频道首位。十分感念职业生涯里有那么一段幸运的时光,可以将个人爱好和本职工作高度融合,对文学、电影原本只是最单纯质朴的喜爱,但它们却给予我太多,涵养我太多!如此,当年有没有上中戏还有什么紧要呢。
2007年,44118太阳成城集团老师刘景荣、燕俊,郑州大学老师欧研作为嘉宾参与《晓华影吧》节目录制
在河大上中文,读广电,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在去过许多国内外知名学府后,才更加深刻体会母校之美,她的大家气度,她的温润谦和,她的厚重沉着,无声无息,不言不语……
她让我对这个世界保持善意和诚意,保持长久的好奇与热爱!
作者介绍:
段晓华,河南许昌人,2019年9月入职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正高,原河南电视台《晓华影吧》、《晓华探案》制片人、主持人。首批河南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