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晚,由44118太阳成城集团党委主办、戏剧影视党支部与戏剧影视文学本科党支部承办的“经典镌刻百年史,光影礼赞新时代”红色电影沙龙系列活动第一讲“数字化时代革命文化的创新传播”正式开讲。44118太阳成城集团党委书记杨萌芽老师受邀主讲,活动由戏剧影视党支部书记林萌老师主持。
活动伊始,林萌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活动的大致情况。本次活动可谓恰逢其时,正值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河南大学建校110周年庆典之际,也是在筹备44118太阳成城集团建院100周年庆典的前夕,同时戏剧影视党支部获批河南大学第三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养创建单位,以此为契机,红色电影沙龙系列活动得到了学校与学院的大力支持。其主要形式为主讲教师分享,师生共同参与讨论。
在接下来的活动主旨发言中,杨萌芽书记围绕着“记忆”这一关键词,讲述《革命者》这部影片蕴含的丰富价值,对数字化时代革命文化的创新传播进行分析。
首先梳理了近年来《革命者》、《觉醒年代》、《金刚川》等革命题材的影视作品,并向师生们提出问题:数字化时代革命题材影片的持续活跃意味着什么?数字化时代戏剧影视专业何为?继而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始终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中引用了马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的观点“不了解过去就永远处于孩提状态。不利用往昔的成果,世界必定永远只是混沌初开”的观点,点明五千年文明史、一百年建党史均为戏剧影视专业待开掘的富矿,专业师生应植根中原文化沃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接着,从文化的组成模式到共同的价值观,杨萌芽书记指出角色榜样也在社会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他人产生共鸣、模仿他人的行为是我们被社会化的重要方式,电影《革命者》主角原型的李大钊同志正是当下人民的角色榜样。而英雄的特征是能“在常规的成就范畴之外发现、实现(或做到)一些事情”,并“把生命奉献给高于自身或自身之外的东西”,正如影片中李大钊、毛泽东的愿景“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杨萌芽书记结合阿莱达·阿斯曼在《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中的认识:“不同的时代和辈分之间共有知识的某些基本内容如果丢失的话,它们之间的对话将会断裂”以及陶东风对集体记忆、身份认同的观点,向大家介绍了李大钊、杨昌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嵇文甫等人的革命经历,让我们感受到他们“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
随后,杨萌芽书记强调,每种媒介都会打开一个通向文化记忆的特有的通道。在电子存储技术盛行的时代,在记忆研究中通行的则是不断覆写和回忆重构性的原则。像影片中人物的回忆、我们对那个时代的回忆,皆体现了这一原则。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的研究表明,团体的记忆后面既不是集体灵魂也不是客观精神,而是带有其不同标志和符号的社会。通过共同的符号,个人分享一个共同的记忆和一个共同的身份认同。通过观看《革命者》影片,既体现了戏剧影视专业思考,说明文化记忆的重要性,也体现了价值共同体(人民中心)、信仰共同体(马克思主义)以及命运共同体。还将《革命者》影片中的李大钊形象与梁漱溟回忆录中的李大钊形象进行比较,从历史书写的三个不同的维度“科学的、记忆的、修辞的”诠释了电影等数字技术在当下时代的发展,也指出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研究所、大学等皆肩负着存储记忆与功能记忆的任务,弘扬作为价值资源和和精神支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
最后,杨萌芽书记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团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加自信自强、富于思辨精神,同时也面临各种社会思潮的现实影响,不可避免会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更加需要深入细致的教育和引导,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社会,用清醒的头脑思考人生,用智慧的力量创造未来。
杨萌芽书记分享后,老师与同学积极参与讨论,裴萱老师、段晓华老师、李文英老师、燕俊老师、孙振虎老师、张霁月老师、史晓林老师、林萌老师进行线下线上的发言。
裴萱老师以“记忆”与“认同”作为影片的关键词,简述记忆、意义、认同的关系,指出数字技术与电影生产息息相关,《革命者》中多条线索蒙太奇叙事,以及光线、色彩、构图等形式,让影片呈现了纪实叙事与意识流叙事相结合的风格,给我们带来了艺术形式、艺术内涵、艺术审美意蕴的自由释放以及新的时代认同。
李文英老师以《觉醒年代》电视剧和《革命者》电影展现李大钊先生不同的人生经历为切入点,说明电视剧与电影叙事的延续性,指出影片中穿插式的回忆性场面,通过伞状或树状的叙事结构,呈现波澜壮阔、民族大义的场景,塑造了一个更为丰满、更有颗粒度,兼具生活情怀与人文情怀的李大钊形象。
孙振虎老师以戏文专业第一堂影视编剧课讲授的“事实”与“观点”,指出学生创作与“记忆”与“憧憬”两个维度的联系——学生需要理解记忆的建构。同时强调了当下《革命者》的观看实际上是在回忆当时,以启蒙之观念指引当下前进的方向。
史晓林老师结合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指出文艺批评的原则包括美学的观点与历史的观点。从悲剧美学的角度看《革命者》,再次回首革命先烈面临的流血与牺牲。而影片中更艺术化的展现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革命的残酷、悲壮,过于唯美化的部分可能会消解历史的真实性,可能不足以表现悲剧的深度、审美的痛感。
段晓华老师表示《革命者》这部影片给人以启示,观众可以站在更高的层面、更大的格局来观看这部影片。相较于《觉醒年代》以电视剧几十集的叙事展开历史,如何在两小时的影片时间段中打动观众,展现历史命题,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而《革命者》既展示了历史,而且能够在当下的情感中产生一些互动、一些共鸣,也是很难得的。
燕俊老师指出《革命者》这类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已经从最初的相对笨重的、直接的转向如今的伦理化、商业化、类型化;但《革命者》在叙事上更加偏向于务虚,重点不在于还原真正的史实。此外,老师指出该片导演徐展雄也曾拍摄过《荞麦疯长》这类青春疼痛影片,与《革命者》表现青年正能量的一面是截然不同的,希望青年学生可以理性看待青春疼痛影片,认真学习正能量影片中的精神意义。
张霁月老师以“集体记忆”为主题,表示集体记忆是维系代际传递的重要纽带,当下的很多经典的文本正在翻拍上映。作为戏剧影视专业的同学们也应积极的响应并加入进来,可以通过学生的电影创作,展现李大钊先生在河南大学六号楼演讲的经历,以此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彰显河大特色。
林萌老师从影片中展现的青年形象出发,指出《革命者》以独特的青年视角呈现出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让观众观影时的感受随之不断深化,使当下的青少年能够引起共鸣、受教育。《革命者》使用双线隐喻的创作方式,也让观众看到了不同时间段的李大钊先生探索革命的经历,其中隐喻着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发展历程,值得我们学习。
2021级研究生张心怡、2018级本科生唐辉、2019级本科生杨昊宇、2019级本科生祝福、2019级本科生郭双、2020级本科生徐若寒、2020级本科生王芳芳和2020级本科生田雨积极参与讨论,各自从不同的方面分享《革命者》的观影感受。其中,2021级研究生张心怡围绕着萨德式幻想“双重死亡、两个躯体”的特征分享观看《革命者》的感受,她认为影片用到的非线性叙事,呈现出影片的破碎感。其影像在一定程度上有教化的作用,展现了李大钊先生伟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精神;而矿区的矿灯暗喻了革命星火燎原,红色旗帜与雪地马车的场景呈现了革命浪漫主义,也呼应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主题。
通过此次红色电影沙龙系列活动,与会师生在学习与讨论中受益匪浅,对数字化时代的革命文化创新传播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与了解,也为之后相关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当下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