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18太阳成城集团(China)-Holdings Limited

文院关注
当前位置: 新版网站>>首页
44118太阳成城集团举办第四期“经典镌刻百年史,光影礼赞新时代” 红色电影沙龙系列活动
——学院新闻
2022年11月05日 22:42 作者:徐若寒 王芳芳 责任编辑:苏亚丽 返回列表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为了响应党的二十大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伟大号召,弘扬红旗渠精神,11月4日晚,“经典镌刻百年史,光影礼赞新时代”红色电影沙龙系列活动第四期“影视剧里的红旗渠精神”正式开讲。本次活动由44118太阳成城集团党委主办,戏剧影视党支部、戏剧影视文学本科党支部与河南大学影视协会承办。本次活动在44118太阳成城集团官方视频号上进行了同步直播,戏剧影视文学本科党支部书记李文英受邀主讲,戏剧影视党支部书记林萌主持。

讲座伊始,李文英以“红旗渠精神永流传”为题,从影像中的红旗渠、红旗渠修建的历史、2021年电视剧《红旗渠》等三个方面进入本次活动。

李文英首先梳理展现红旗渠的影视作品。她从1970年的纪录片《红旗渠》、1998年十四集电视剧《难忘岁月——红旗渠的故事》、2004年二十四集电视剧《红旗渠的儿女们》、2016年电影《红旗渠畔的人家》(后有同名电视剧)、2016年纪录片《红旗渠》、2016年《国家相册》系列微纪录片第三季第40集《悲壮红旗渠》入手,一直谈到2021年三十一集的电视剧《红旗渠》。她认为,1970年的《红旗渠》留下了有关红旗渠许多宝贵且真实的历史影像,是非常经典的纪录片。在过去的五十年里,红旗渠的影视形象不断地通过多种媒介呈现在观众眼前,广泛地传播了红旗渠精神。

接着,李文英从解放前流传的民谣“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切入,指出了1960年以前的旧林县因为地理、气候等种种原因,祖祖辈辈都饱受干旱之苦。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林县人民决心通过“引漳入林”改变现状。林县人民热情高涨,千军万马战太行。红旗渠的修建经历了漫长的十年,群众参与数量达到7万人,共削平山头1250个,钻隧洞211个,架设渡槽152座。修建红旗渠,林县人民付出的不仅是汗水,还有鲜血和生命,十年的修渠过程中牺牲了81位干部和群众,年龄最大的63岁,最小的只有17岁。李文英强调指出,“红旗渠”是林县人民战天斗地修建的一条人工天河,更是中国人的精神之渠,其中所含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

之后,李文英强调新时代用影像的力量传递红旗渠精神的重要性。她从编剧、主题歌、故事、主题等四个方面对电视剧《红旗渠》展开分析。《红旗渠》由河南本土作家郭亚平、范胜震编剧。在创作剧本之前,郭亚平沿着红旗渠进行实地调研,采访了当年参与修建的林县人民。1970年纪录片《红旗渠》的主题歌《定叫山河换新装》,无论歌词还是曲调,都深受群众喜爱,被广为传唱,成为那个年代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歌曲中“愚公移山志如钢”的精神深深影响了当地乃至全国中小学的红色教育。李文英在谈到2021年电视剧《红旗渠》是“一部没有主题歌的电视剧”时,她解释道,制作方认为歌词在伟大的红旗渠工程面前变得苍白,反而是纯曲调“无声胜有声”,更能引起共鸣。

关于故事,与1998年的电视剧《难忘岁月——红旗渠故事》以描写修建队为主所不同的是,《红旗渠》不仅着力刻画“年轻一代”,还给了更多的笔墨表现了县委领导班子的风采,尤其是围绕县委书记林捷来展开的“一线指挥部”和“一线总指挥”的情节。“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通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李文英介绍了县委书记林捷的原型——杨贵同志的事迹,由此引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优秀党委书记时曾强调的话:“郡县制,天下安。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是我们党在县域治国理政的重要骨干力量。”

李文英进一步谈到,《红旗渠》还通过一家人的事故,引出故事“结婚——龙王鼻子取水——丧母”,与此同时展现出剧中人物的正负价值冲突,呈现了修渠的迫切性与重要性,让情节更加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一书中曾说到:“价值是故事讲述手法的灵魂,故事价值是人类经验的普遍特征。故事事件创造出人物生活情境中富有意味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用一种价值来表达和经历,并通过冲突来完成。”正负价值的变化还可以从人与环境的价值关系变化中理解。从环境和人的抵触关系,到人对环境的改造,人借助漳河水的优势,造天河引漳入林,再到环境与人的生存融为一体,这种价值关系的不断转变,完成了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的关系叙述。李文英认为,我们可以从这种价值关系发掘红旗渠更深层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中国先民师法自然、智慧生存、善于修补的另一种红旗渠精神内涵。

在《红旗渠》对“年轻一代”的刻画中,李文英认为当下的年轻观众应学习剧中人物的精神与担当。她结合纪录片《重返红旗渠》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强调当代青年在新时期对传播“中国故事”的责任,希望同学们重视影视剧在其中所发挥的独到的强大力量。

关于主题,李文英指出,温暖现实主义在近年的影视作品中常常出现,它通常关注平民叙事、直面现实困境,以温暖为主基调,表现人对真善美、光明和未来的追求。她以温暖现实主义为视角进入《红旗渠》,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分析。通过红旗渠为世代林县及周边地区的人民的水源问题所做的贡献,引到乡村振兴主题,李文英再次点明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李文英主讲结束后,广大师生积极展开讨论,戏剧影视文学教研室主任裴萱、副教授郭伟、教师段晓华等7位教师依次畅谈了自己的看法。

裴萱从文本内部研究、集体记忆与叙事线索切入,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发言,认为《红旗渠》遵循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作品创作导向,呈现出英雄的人物群像,而非“符号的人”。通过引用马克思、恩格斯、荣格、段义孚的观念,他强调了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对人物塑造的重要性,而集体记忆以特定的时间、符号、场景激发观众崇高理想的奋斗精神。

郭伟认为本次活动将目光对准了作品的艺术性,客观地回应其中的问题。她指出,影视作品中的红旗渠属性经历了从实用性向精神的转向,对其审视的过程能够推进学生思考怎样建立个体的时间坐标,回顾如何再次塑造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挥文化自信。

段晓华围绕着信仰的力量、领导的力量与人民群众的力量三点谈了自己的感受,指出方言在影视剧中的运用对塑造本土中国故事的重要性。同时,她认为演员对角色的扮演需要更贴近角色本身,符合其生活的环境与境遇,避免给观众带来“疏离感”。

戏剧影视文学教研室教师史晓林提出问题:为什么《红旗渠》的故事是以一比一的双线分布?她引用“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指出2021版《红旗渠》对县委班子的着力刻画,反映出了当代的情感需求与百姓的双重期待,契合了历史使命。她认为,剧中也表现出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也能让“日月换新天”。

戏剧影视文学教研室副教授孙振虎以“文化资源”入手,指出河南大学的学生要抓住优势,对河南资源、黄河资源等进行挖掘,从“原型”出发,讲河南本土的动人故事。他提倡同学们关注方言剧在当代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状态,鼓励同学们开发影视声音的更多可能,以此讲好中国故事。

戏剧影视文学教研室副教授张霁月指出河南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十分丰富的,2021年电视剧《红旗渠》的出现,也为相关专业的师生带来一个值得学习的“本土性”影视作品范本。

林萌以豫北地区人的视角进入到《红旗渠》,提出红旗渠故事是关于人的故事,红旗渠精神与愚公移山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院党委书记杨萌芽在最后从“红旗渠精神与学生教育”的角度进行总结。他指出红旗渠是一种文化符号、文化地标、文化媒介。他引用“文明是从建档而来”,强调红旗渠作为丰碑,凝练着中国发展的路径。他强调指出,尽管红旗渠的故事仍有提升的空间,但我们更需要对红旗渠故事的影视发展有更深更细致的把握。他期待同学们从新时代的视角续讲红旗渠的故事,把握个体与“在地经验”的融合。

2020级本科生田雨、2020级本科生上官典雅、2021级本科生牛婷钰和2022级本科生谢宛颖积极参与讨论,四位同学分别从集体记忆、影片本体、红旗渠精神等方面分享观看《红旗渠》后的感受。

田雨以“人民性”与“集体记忆”为切入点,指出“红旗渠”成为重新进入历史现场与集体经验的一把钥匙,使影像叙事走进人民。《红旗渠》塑造出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群像人物,展现的不仅是“英雄的个人”,更是“英雄的人民”。上官典雅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与时俱进,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好好学习,建立文化自信,让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色彩。牛婷钰从《红旗渠》中的叙事冲突设计谈起,她指出剧中一系列的冲突都紧紧围绕水来进行,由此可观得“水”在这里的重要意义;同时,作为电视剧,《红旗渠》演出了大家想知道的,想看到的,它不只是陈述历史,而是演给群众们看,讲给群众们听。谢宛颖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中提到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青年一代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刻不容缓,而红旗渠精神就是谱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一代青年要通过实地参观、观看影视等方式了解红旗渠,做红旗渠精神的践行者。

本次活动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近千人参与观看。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新时代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要积极发扬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充分发挥青春的凝聚力量,续写发展新奇迹,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