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梁工教授主编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研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该书是其同名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立项号13BZJ022,结项号20180415)的结项成果。
这部著作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首次予以宏观概览,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与圣经的关系切入,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20世纪以降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圣经的观察和思考。继而论述了国外政治经济学视野内及文学‒审美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唯物史观论域中的《希伯来圣经》和《新约圣经》、诸多杰出学者异彩纷呈的新颖创见,尤其分析了哥特瓦尔德在《亚卫的众支派》中对传统释经学的挑战,及其对以色列民族起源和古代以色列社会所做的极具创新价值的理论剖析。
该书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与圣经观念之间存在着多种互文关系,圣经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资源,始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所关注、思考和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对圣经有着浓厚兴趣,马克思认同圣经的影响力远远超出宗教范畴,而深入到西方社会生活的精神细胞里,对圣经的合理运用有助于以理论掌握群众,使之转换成物质性力量。恩格斯始终将圣经当作思考其社会科学理论的重要资源,相继发表过多篇研读圣经的论文。20世纪以来,众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各不相同的角度展开圣经研究,提出各具特色的见解,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论的宝库。
20世纪下半叶,一批来自拉丁美洲、亚洲、非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边缘性”圣经学者异军突起,立足于弱势种族、性别、阶级、群体的立场,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阶级分析方法和革命解放学说为武器,对圣经做出多种新颖释读,包括解放神学批评、女性主义批评、黑人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等。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不仅关注圣经作为文学文本的社会历史内容,亦致力于其叙事艺术、修辞技巧、篇章结构、文体类型的实证考察,表明圣经之所以能负载广博的内涵,乃是得力于其匠心独运的语言功力和美学特质。
从唯物史观的论域中观察《希伯来圣经》,研究者剖析了古代以色列社会生产方式的性质,包括前王国时期的公有制生产方式、王国时期的本土纳贡制生产方式,以及殖民地时期的本土纳贡兼异邦纳贡制生产方式。对于圣经文本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作者认为圣经主要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亦可偶见被统治阶级的愿望和诉求。研究者还聚焦于“阶级”,探讨了古代以色列社会是否存在阶级、阶级如何划分,以及阶级与性别、种族之间的错综联系,那种联系如何呈现于希伯来圣经文本的字里行间。
哥特瓦尔德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希伯来圣经》研究的领军人物,以《亚卫的众支派》为首要代表作。那部巨著对古代以色列社会的政治经济模式做出富有原创意义的探讨,对“亚卫宗教”予以别出心裁的历史唯物主义释读,认为那种宗教与以色列共同体所奉行的“平等主义”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哥特瓦尔德还提出著名的“起义模式”,为古代希伯来民族的历史研究开创了新途径。
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新约》研究大致发端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解放神学运动和政治及唯物主义解经思潮中,主要采取两条进路: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重构《新约》赖以形成的社会历史语境,二是研究《新约》人物,尤其聚焦于耶稣和保罗形象,通过考察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耶稣运动”,表明以色列民族的斗争传统是犹太人反抗压迫的源头活水。
希伯来‒基督教文化的元典圣经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值得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为我所用。在这方面,由马克思、恩格斯率先垂范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圣经研究者为我们做出了可资效法的榜样。
(侯春林 文)
学术简介:梁工,河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圣经文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函评专家及会评专家,CSSCI来源集刊《圣经文学研究》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出版著作《当代文学理论与圣经批评》《圣经叙事艺术研究》《圣书之美》《凤凰的再生》等,译作《耶稣传》(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圣经纵览》、《次经导论》等。在第四届国际华裔圣经学术会议(香港,2014)上获颁中国内地唯一“前辈”学者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