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上午,由44118太阳成城集团举办的“明伦·学术”系列讲座第九十四讲在44118太阳成城集团209会议室举行。扬州大学44118太阳成城集团教授、博士生导师姚文放应我院邀请,作了题为“文艺美学的谱系赓续及其外力与内因”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文艺学教研室副教授杜智芳主持。文艺学教研室副教授周飞及文艺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讲座伊始,杜智芳介绍了姚文放教授的研究方向和学术著作,并为他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姚文放指出,“文艺美学”自提出以来呈现出多个节点理论谱系的不断赓续,即文艺美学——文化美学——自然美学/生态美学——艺术美学。接着,姚文放对每个节点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细致梳理。他指出,1980年春,胡经之首次提出建立“文艺美学”的意见,此后近20年,以胡经之、周来祥、杜书瀛等为代表的学者筚路蓝缕,不断对文艺美学的概念、范畴进行界定和研究,开启了文艺美学的理论谱系。1989至1999年,胡经之在专著《文艺美学》及其修订本中,将文艺美学的研究对象聚焦到人,从美学角度研究文化,推动了“文艺美学”向“文化美学”的过渡;21世纪初,以胡经之、曾繁仁、鲁枢元等学者的研究为代表,学界出现了大量关于生态美学的著述,实现了“文艺美学的生态拓展”;21世纪以来,根源于对“文学”与“艺术”两者关系理解的差异,学界出现了取“艺术美学”而舍“文艺美学”的趋势。
在介绍了文艺美学的谱系赓续之后,姚文放从时代精神的召唤、教育体制的提升、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中西文化互鉴的启示、本土化的追求“五个方面”分析了文艺美学谱系赓续的外力因素。而后,他又从理论与学派的谱系传承、不同学科与专业之间的交叉影响、学者们自强不息与锐意创新的学术精神、美学与文艺学的血脉传承、范式理论的转换与规律“五个角度”分析了文艺美学谱系赓续的内部原因。据此,姚文放指出,贯穿于“文艺美学”谱系赓续全过程的是对于学科创新的追求,而无论文艺美学向何处转向,都必须坚守文艺学、美学的学科本位。讲座接近尾声,姚文放展望未来,对文艺美学与民间艺术、新兴学科的交叉发展进行了畅想。
杜智芳为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发言。她谈到,姚文放的研究不局限于文艺美学谱系赓续的表面现象,而是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动力机制、“外力”与“内因”的辩证关系,可谓深入浅出、思路清晰、资料详实。周飞结合自己的学术经历对文艺美学的谱系赓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场的同学围绕人工智能创作方面的话题,与姚文放进行了交流。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