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其跨媒介改编》的翻转课堂与过程性评价教学实践,旨在探讨如何形成客观、公正的过程性评价,探讨如何以过程性评价提升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研讨论学的学术风气。武教授提前将路遥的《人生》及其改编的连环画、电影、戏剧、视频等教学资源提供给同学们,并把教学班分为若干团队,每个团队五名学生。团队内部推选出一个主讲代表。为了..." />
11月23日和30日下午,武新军教授在2019级本科生教学班开展了关于《<人生>及其跨媒介改编》的翻转课堂与过程性评价教学实践,旨在探讨如何形成客观、公正的过程性评价,探讨如何以过程性评价提升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研讨论学的学术风气。武教授提前将路遥的《人生》及其改编的连环画、电影、戏剧、视频等教学资源提供给同学们,并把教学班分为若干团队,每个团队五名学生。团队内部推选出一个主讲代表。
为了在翻转课堂的讲述中能够获得好成绩,同学们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对小说《人生》及其各种改编本进行了细致的研读,并以团队为单位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将相关研究成果在课件中展示出来。
刘孟淇团队结合图片和视频讲解了电影和连环画中富有表现力的出彩部分。她细致分析了情节的删改对刻画人物产生的影响,带领同学们思考不同媒介改编形式中人物形象的差异。她表示,电影中删去了“巧珍刷牙”和“漂白粉冲突”事件,连环画中也删去了“巧珍刷牙”这一情节。这两个情节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农村人的愚昧落后思想,而这种落后的现状正是促使高加林走出农村、走向城市的重要因素。高加林决心离开城市这一行为在上述两个情节删减之后难免会失去部分支撑。此外,刘孟淇团队抓住了连环画中的细节来分析人物感情。她表示,连环画中小猫的仓皇跃出,为画面增添了动感,文字叙述中高加林“猛地纵身跳下炕”这一人物活动正可以从中得到验证,高加林内心的愤懑也由此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展示。
李若宾团队结合所学戏剧影视文学的专业知识,从电影文本的角度向同学们进行分析展示。她讲述了电影拍摄所属分期——再探索时期的背景情况,点明了《人生》诞生于文革结束后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并简要介绍了其作为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西部片”所具有的里程碑式的意义。她以环境为基点,分别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视角出发,通过内部环境的展示来比较电影与小说文本的差异性,再借助外部环境的展示对电影本体进行分析。李若宾团队以这种内外交互的研究视角对《人生》电影中的画面和场景展示作了比较全面的阐释,从跨媒介改编的角度对《人生》小说和电影进行对比性解析,并由此生发了关于大众传媒与《人生》跨媒介传播途径的一些思考。
张译丹团队重点关注了《人生》小说的叙写模式,大胆发散思维,敏锐察觉到了小说的写作模式实际上是采用了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乡下人进城”的叙事传统。她由此对小说中具备的叙事要素进行说明,对比了高家村和县城各自代表的“乡”和“城”在新转型时期所存在的巨大差异与隐性的矛盾冲突,与文本主题交相呼应。她联系十七年文学和文革两大历史时期对文学创作风格产生的影响,对 “乡下人进城”模式的叙事传统和背景知识做了介绍。她以《人生》为出发点,梳理了文学创作的脉络踪迹,从而由点到面,带领同学们置身于那一时期文学叙事传统的历史天空中。
朱宸枘团队对《人生》电影改编中城乡差异的展现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符号和主人公精神世界两个角度出发展开叙述。她表示,从照明方式的不同、城市烟花与农村鞭炮的对比、人物服装的对比等多个方面都可以看到城乡差异。影片中在表现城市和乡村画面时选用了不同的背景音乐,在表现城市生活时采用的是轻松明快的钢琴曲,而在表现农村时则选用了极富陕北特色的民谣信天游。另外,她以高加林在文化馆看书的片段为例,通过电影画面动静的变化、电影视角人称的转换展开分析,以此展现主人公高加林对城市和农村的不同态度,从侧面表现出了城乡的差异。朱宸枘团队把小说、连环画和电影在表现城乡差异上的不同归结于媒介形式的限制和创作者的再创作意图。
屈玟昊团队主要对《人生》跨媒介改编中的留白艺术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她提出了一个较为明确的观点:改编作品不是一个“原作的衍生物”,在改编过程中加入的留白艺术能让观众拥有更多的想象、补充以及思考空间,使不同的受众能够脱离创作人的思路,对故事的内容进行更个性化、更有深度的思考,从而让改编作品更具生命力。另外,她对最后高加林回村的情节展开了具体的分析与讲述。她表示,连环画的结局相对直接地表达了对高加林的一种批判态度。而电影的结局则是在一曲信天游的吟唱中,高加林的背影与漫天遍野的黄土地融为一体,相比较而言,电影中的结局能带给观众较多的思考空间。
张亚平团队主要对比了小说和电影主题上面的差异。她表示,小说文本在表现主题的丰富性这一方面比电影媒介更具优势。小说主要表现了城乡差距、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青年一代的成长困境等主题。电影虽然经由小说改编而来,但由于情节的删改,主题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电影中淡化了加林教师工作被占,不得不成为一个农民时痛苦的情绪,减少了对加林去洪涝灾害现场进行一线报道这一情节的表现,增添了加林与黄亚萍热情互动的情节,整体上侧重于表现高加林与巧珍、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与此同时,张亚平团队还注意到了吴天明导演在电影中对于陕北自然及民俗风貌的展示,探讨了导演风格对于影片主题呈现的影响作用。
武新军一一对各团队的展示做出评价,中肯地指出其优缺点,并鼓励同学们在此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不断提升学术科研能力。为促进翻转课堂更好地开展,本次翻转课堂采取各团队之间互相评分的方法,所有团队分别给主讲团队打分,并写出简明扼要的评价意见,过程性评价的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各团队给出的平均成绩占比50%,教师给出的成绩占比50%,该团队的综合成绩为每位团队成员的成绩,将作为本门课程成绩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据了解,参与此次翻转课堂的同学们比较认同这种新颖的过程性评价模式。一些同学表示,翻转课堂有利于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有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疑问和问题,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这些问题能清晰地展现在教师面前,教师也能及时地捕捉信息,形成解决方案,给予解答。另外,通过课堂时间的重新分配,将原先课堂中由教师讲授的内容转变为课下学生合作探究完成的任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科研水平。
翻转课堂是当下教育发展的趋势。本次翻转课堂实验旨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我院本科生的综合素质,探索过程性评价和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的科学评价模式。44118太阳成城集团始终牢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重大使命,顺应教育发展趋势,开展丰富有效的教学活动,积极落实过程性评价,不断提升实践育人水平。
据悉,44118太阳成城集团下学期拟在部分必修课中展开过程性评价,由于必修课成绩关联着评优、评先、研究生推免等,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过程性评价的作用?如何才能以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团队精神与团队学术研讨的方式?如何才能以过程性评价改变过去平时轻松、考前紧张的考试方式,并推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这些问题都值得展开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