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跨媒介传播研究学术论坛”于2021年7月23至26日在河南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44118太阳成城集团主办。来自河南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华东政法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中山大学等高校的30多位学者齐聚一“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文学的跨媒介传播话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武新军、刘涛、李勇、韩大强、刘成勇、付国锋、王杰、张敏等参加了论坛并就论坛涉及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点评与总结。
论坛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武新军教授致欢迎辞,并就论坛的设想、意义、对话方式等做了介绍。他指出,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依靠的不仅是语言文字的力量,而是多种媒介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文学研究中引入跨媒介的视角,为进入当代文学历史现场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希望能够就此展开深入的讨论,通过论辩推进相关的研究。
论坛共分四个单元,开幕式后,武新军以《<文学跨媒介传播史>研究的逻辑起点》为题发言,指出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当代文学的跨媒介研究涉及报刊、出版、广播、曲艺、话剧、戏剧、连环画、影视、网络等不同传播媒介,涉及管理者、改编者、批评家、读者等构成的跨媒介传播力量,因此需要确立“跨媒介”与“史”的研究路径与方法,并对跨媒介研究的具体路径和方法提出了独到且新颖的见解。李勇、姜鹏(河南大学)以《跨媒介叙事与“诗”学的内生机制——从电影<掬水月在手>中的传承忧思、跨“媒”历险谈起》为主题,以电影《掬水月在手》为个案,阐述了古典“诗”学的传承危机以及“诗”学的“跨”所表现出的诗学的自救行为,并对当下媒介如何保留古典文化和诗学中的温情提出自己的思考。刘成勇(周口师范学院)在《评书广播与“十七年“长篇小说传播》的发言中指出:“评书+广播”的传播机制扩大了十七年长篇小说的影响,并对其成为经典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背后隐藏着民间文化的生活方式和民间形式的启蒙价值,提醒大家在研究跨媒介时要注意到媒介形式背后的潜在力量。张敏(河南科技学院)的《由“诗”到“歌”——论延安歌唱媒介转换对“新诗大众化”的历史性突破》指出:延安歌唱由“诗”到“歌”,通过媒介转换,凸显了诗歌本身内蕴的“歌唱性”,是一种产生于民间,又交还于民间且被人民大众接纳的抒情话语方式。
下午,张松林(商丘师范学院)在《电影<李尔王>跨媒介叙事中的反派》中指出:影视改编莎剧时应该注意对反派的处理,尤其是叙事视角的选取,否则便会拉近观众和反派的距离,而观众一旦理解反派的焦虑和情绪压抑后,认同反派魅力的受众会对莎剧的理解产生偏差,即改编不应该扰乱观众的判断。薛蒙(中山大学)以《“讲述历史”的多重方法:论<智取威虎山>的改编》为题,认为阐述同一故事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变形,实际上是在一次次的历史“重述”中,蕴含着不同时代的话语特色。《智取威虎山》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媒介方式转述,引发了他对革命历史故事在当今资本、娱乐、技术、受众等文学场域下如何大众化的深思。王松锋(河南大学)发言的题目是《青年“出路”•“新人”塑造•“地方性”探索——谈路遥小说<人生>的戏剧改编》。他就《人生》改编成不同形式的地方戏这一现象,来论80年代青年出路、农村新人形象以及戏剧的“地方性”探索,并强调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从文学传播角度理解作品与社会、政治、经济、媒介等的复杂关联。
围绕上述发言,与会学者就某一时代强势媒体与弱势媒体的对抗、文学作品如何走向大众化、在全球化语境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八十年代青年知识分子如何转型、媒介中所隐含的法律和道德立场、民间话语形态在跨媒介中的介入等问题展开激烈的交流讨论。
25日,韩大强(信阳师范学院)就《网络文学与文学的网络化传播》话题发言,讨论了网络文学的命名与边界、文学的网络化传播、网络文学的写作模式和传播方式对传统文学的挑战以及网络文学的影视化改编,并对网络文学经典化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王云霈(洛阳师范学院)做了题为《反抗父权的失败与改革的困境——论<人生>及其电影改编》的报告。他从小说人物结构、情节中父子矛盾的展开和电影改编三个方面对《人生》中的父子关系展开论述。苏冉(河南大学)做了题为《论鲁迅<伤逝>的改编》的报告。她将《伤逝》不同媒介的改编分为“誊写式”“复合式”“取材式”三类来论述,并由个案研究来推及整个鲁迅经典作品的改编研究,为改编提供了合理化建议,并分享了自己找资料的途径和研究方法。丁雨晨(河南大学)分享了他的论文《论路遥<人生>的连环画改编——以高延智、孙为民版为中心》。他围绕高、孙两版连环画的改编情况展开论述,对如何处理图像与文字之间的相互融合、异质媒介话语逻辑和表情达意不同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对如何提升连环画创作的艺术水准提供了可行性的建议。王杰(河南师范大学)汇报了她最新的思考成果——《形塑新人、妇女解放与“十七年”文学的境遇——以<李双双小传>的跨媒介改编为例》。她从文本内部结构和外部社会环境两方面思考《李双双小传》在电影、戏剧、连环画等不同媒介的呈现姿态,对《李双双小传》进行了深刻而细致的解读,有助于推进李准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肖肖(河南大学)的报告题目为《电影剧本<芙蓉镇>的跨媒介叙事艺术》。她通过对电影文学剧本的深入解读,详细阐述了文字、画面、声音三者如何在电影表达中起作用,如何对观众产生影响。她认为文学叙事有助于塑造典型人物、影像叙事扩展了叙事空间、而声音叙事烘托了影片气氛和人物心理。正是多种艺术形式的完美配合,才使得小说文本得到了立体化的完美呈现。李新艳(河南大学)发表了题为《有意的强化和弱化——<老井>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的改编研究》的报告。她认为电影在改编过程中对原作进行了有意的删减和修改,导演通过原作主题不同方面的强化和弱化,使电影产生与原作不同的艺术魅力。姜汉西(河南大学)做了题为《转化、重塑与认同——电影<牧马人>与小说文本的深度开发》的报告,他认为“作为方法的影视改编”为我们深入理解作品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路径,并可以以此为基础把握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态。
与会专家们的学术报告内容丰富、创新性强,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丰盛的学术盛宴。大家就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网络文学如何经典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发展转化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而深入的探讨辩论。本次论坛促进了学术交流,有利于提升我院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水平,对文学跨媒介传播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论坛在紧张、高效、热烈、亲切的氛围中进入结束环节,武新军做了总结发言,指出本次论坛围绕文学跨媒介传播研究的路径与方法、跨媒介叙事的复杂性等话题进行了激烈而友善的智慧交锋,学术成果颇丰,对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论坛交流饱含友谊与信任。他感谢与会专家学者们的参与和支持,并就跨媒介传播研究团队的未来工作提出了建议和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