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春祥是位专注于中国古典笔记资源,且重新赋予笔记以当代调性的散文作家。《云中锦》作为其最新散文集,是关于笔记作家的笔记集成。在一篇评述文章中,针对陆春祥的创作,在体式层面,我将其定义为独创的笔记体随笔。鲁迅先生曾提出选材要严、开掘要深的创作观,对陆春祥而言,可以用选材集中、开掘绵延加以比拟。陆春祥的专注度、功课的扎实与充足、立意的迁延、处理上的变化,成就了其系列笔记体随笔的深度。这部作品之所以“熬制”得特别好,一方面缘于配方,另一方面则缘于作家的主体心态。配方层面,作家在序言中将不同年代的9位古典笔记名家云集于一所高堂之上,让他们热热闹闹地开了一场论坛,并将自己虚设为书记员的身份,居于会场一隅做记录。这一精巧的设计,实际反映了作家回到历史发生现场,通过丰富的史料去贴近具体的个人这一努力。作家心态层面,古今之间,须臾之会,能看得见作者写作序言时的放松,其中始终荡漾着一种幽默感。
《云中锦》选取中国古典笔记的9位代表作家为书写对象,他们分别是唐朝的段成式、北宋的沈括、北宋南宋之间的叶梦得、南宋的洪迈与周密、元代的陶宗仪、明初的刘基、明末清初的李渔、清代的袁枚。从这份名单里,可看出作家对古典笔记作者的取舍和评价上的权重,也可从中见出两宋笔记繁盛的面貌。
《云中锦》计26万字,抛开序言和后记,分配给9个笔记作家的文字平均下来每人接近3万。集子的内容实则是9篇人物素描,每篇作品在结构上大致可切分为缘起、仕途或问学生涯、笔记写作、身后事、故地拜访几部分。缘起部分,一般会从笔记作家的家世讲起,重点渲染对少年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的家人,这里面父亲的角色出场较多。仕途或问学生涯部分,9位作家中除了陶宗仪和李渔之外,皆通过科举或举荐很早进入仕途,他们少年天才,政绩卓然,最后又多退至书斋,纷纷将笔记写作作为人生归途。笔记写作部分,除了钩沉笔记作品的创作时间和创作心态外,陆春祥极少自己站到文字里去,正面评述《武林旧事》或《闲情偶寄》的成就得失,而是勾勒作家创作的坚实基础,他们的博闻强记,他们对野史传闻的兴趣,以及他们在当时无法实现的志趣。身后事部分较为简略,以简单的线条叙述作家们人生落幕的时刻。故地拜访部分,叙述的则是“我”的寻访,通过对故居、墓地等的拜谒,试图在物质性遗存中唤醒一种特殊的温情与敬意。这里面的逻辑,如瑞士思想家阿米尔宣称的那样,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以书中《戊卷——癸辛街旧事》为例,癸辛街位于杭州,也是陆春祥工作和生活的城市,周密曾在这条街住了40年,他的《武林旧事》《齐东野语》即创作于此,因此这个题目对应了周密小传的写作内容。缘起部分以“齐人周密”为题,其父在南宋做过中下层官员,且辗转多地,家中藏书甚丰,给作家的成长提供了良好条件。仕进部分,叙及周密担任南宋和剂药局局长的5年。交游部分则以西湖吟社为题,再现了周密与当时文人的唱酬。入元后,则有他与赵孟頫的因缘际会。笔记写作部分引出周密的故国之思。故国之思是元初江南文人的普遍情感,表现形式不一,诗文绘画笔记杂谈,不一而足。作家的笔触集中在周密两本笔记作品的特点上,即宋人的生活实录,虽平实琐碎,然则一枝一叶总关情。身后事和故地拜访部分,在周密卷中极其简略,千字之内实现收束。
在《云中锦》这本散文集中,除了位居卷首的段成式之外,余下的8位笔记作家,皆以江南为轴心(其实段成式也做过5年的浙江处州刺史),徐徐展开他们的江南生活和写作,而作者陆春祥生于富春江边的桐庐,工作于杭州。或许是出于某种地缘的亲近,他对江南人物,尤其是自己熟悉的笔记作家,自然独有倾心之处。
刘军(系44118太阳成城集团副教授)
审核人:苏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