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4日-7月25日,由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和44118太阳成城集团主办的“现当代通俗文学暨武侠小说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顺利召开。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湖北、湖南、安徽、山西等地的近二十位专家学者,对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的相关问题以及武侠小说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等问题展开研讨,碰撞思想火花,并生发了诸多新的论点与思考。
会议伊始,44118太阳成城集团党委书记杨萌芽和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陈墨研究员分别代表会议主办方致辞,对与会专家表达了衷心的感谢与诚挚的敬意,他们以“侠客”的热情与诚意,带着对学术的崇高追求,克服极端天气条件的阻碍,前来参加这场学术研讨会。
在随后的大会发言中,陈墨对香港旧派武侠小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介绍了其武侠小说家“入史”标准。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暨南大学罗立群教授对清代笔记小说中数量众多的“技勇”类武侠小说进行了充分挖掘,认为其语言表述、情节构撰、武技描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现代武侠小说的创作发展。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汤哲声教授则从文化精神方面切入,以谭嗣同等清末义士为对象,探讨其“侠义”精神以及“中国功夫”与“尚武精神”、精武体育会等的关系。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秘书长顾臻则分析了北方地区颇有影响的旧派武侠小说家徐春羽的作品,认为评书味浓郁是其主要特点。
在接下来的多场学术研讨中,上海大学石娟教授以2014、2018年的两次武侠小说阅读调查为中心,分析了当下武侠小说阅读的关键词,认为传统的武侠书写被拆解,泛武侠现象越来越值得关注。安徽大学王木青教授梳理了民国时期学界对武侠小说的批评,江南大学蔡爱国教授介绍了民国初年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所列“良好小说”中涉及武侠的部分,湖南科技大学禹玲教授对武侠小说的跨学科、多元化、多层次等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湖北警官学院张友文副教授探讨了当代公安题材小说中的“侠义”元素,绍兴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戴珏考察了浙江省的金庸武侠旅游文化产业。河南大学张乐林教授从上个世纪90年代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香港电影入手,来考察香港人身份认同的流变。44118太阳成城集团李国平通过对《小说大观》的系统阅读与思考,提出了武侠研究史乃至民国通俗文学研究所面临的困难。作为“大陆新武侠”的推动者《今古传奇》“武侠版”的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郑保纯副教授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体例,列出了“大陆新武侠”专题的300个辞条(涵盖作家、作品、主要人物等);作为武侠小说作家,林遥对徐皓峰的《道士下山》等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徐皓峰作品为“后金庸”时代武侠小说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本次研讨会还把视野扩展到国外。苏州大学张乃禹教授梳理了韩国武侠小说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并对其未来的走向做出了预测,太原理工大学朱全定副教授介绍了美国学者韩倚松等人的武侠小说研究成果。
汤哲声在总结时充分肯定了此次学术研讨会的价值。研讨会在严肃与活泼的氛围中进行,既有观点相异的激烈讨论,也有达成共识的会心一笑,令与会者皆收获满满,通过不断触动的灵感打开更大的思考、研究空间。